川開電氣有限公司 2025年02月11日 09:10 四川
1月19日至1月25日,四川省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及四川省十四屆人大四次會議分別在成都召開。省政協委員、特銳德川開電氣董事長李軍出席2025年省兩會并圍繞新能源產業的發展及創新、打造川渝電力產業創新高地、中試基地建設、“三有”項目謀劃等方面提出了相關建議。
?

?
“四網融合”助推能源結構轉型
西部新能源產業前景廣闊
?
1月22日,四川省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第二場“委員通道”開啟,省政協委員、特銳德川開電氣董事長李軍亮相“通道”。
?
“儲能網、充電網、微電網和智能配電網融合在一起,就能夠形成未來能源結構的一個轉型。”展望未來,李軍委員表示,特銳德川開電氣將在工業園區推廣以分布式光伏發電、儲能系統、智能配電系統為引領的虛擬電廠。這樣一來,即可以緩解供需矛盾,又能促進新能源消納,實現綠色發展。
?
作為一名經濟界別的政協委員,李軍委員積極投身于新能源產業的發展和創新。“我們既做出了自身的價值,同時我們也看到了未來西部的新能源體系發展的向上空間,我們對未來是充滿希望的!”
?
?
積極探索能源產業提升及發展
打造川渝電力產業創新高地
?
在省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第二場“委員通道”上,李軍委員談到,川渝地區擁有豐富的水力資源和風光資源,是全國最大的水電開發和西電東送基地之一。近年來,川渝地區也在努力將自然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積極探索智能輸配電、微電網、充電網、虛擬電廠,包括光伏、風、電、氫能、抽水蓄能、固態電池以及新能源汽車等能源新興領域的產業提升和發展。
?
作為綠色低碳產業鏈鏈主企業,特銳德川開電氣也是川渝地區電力產業的龍頭企業。李軍委員表示,將勇擔責任,積極推進“儲能網+充電網+配電網+微電網”四網融合發展,夯實川渝新能源產業基礎,在云網和輸出各個領域去體現電力產業的價值。
?
加快中試基地建設
提升科技成果轉化效率
?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推進‘1+N’中試研發平臺體系建設,促進科技成果‘沿途下蛋’、外溢轉化。我今年的提案與此不謀而合。” 1月20日,四川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開幕,四川省政協委員、特銳德川開電氣董事長李軍在聽完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后,信心滿滿、干勁十足。
?

?
李軍委員介紹,中試基地建設成本高、建設周期長,盲目建設中試基地,可能會導致一部分領域中試基地服務過剩而其他領域中試基地服務匱乏,出現資源錯配的問題。
?
?
因此,李軍委員建議,要加強中試基地建設整體規劃,布局建設一批產業領域覆蓋全、開放服務能力強、中試服務水平高、管理運行市場化的綜合性中試基地;要充分發揮龍頭企業領軍作用、鏈主作用、產業生態主導作用,協同高校、科研院所聯合建設全鏈條一體化中試平臺,為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提供中試服務;要鼓勵金融機構開發針對中試項目的多元金融產品和服務,幫助孵化項目降低融資成本,提高科技成果孵化效率;要積極探索打造一批“產業大學”或“產業學院”,通過引進和培養相結合組建一支精技術、懂中試、善市場、會運營、具有多學科知識的復合型中試人才隊伍。
?
?
以高質量項目促投資
抓緊謀劃“三有”項目
?
政府工作報告明確,全方位擴大內需,穩住經濟大盤。具體到投資,提出了好項目的三大標準:有根產業、有效投資、有稅源。“三有”項目的提出,讓省政協委員、特銳德川開電氣董事長李軍眼前一亮。在他看來,有根產業,是在本地擁有深厚根基,能夠長期扎根特定區域的產業類型;有效投資,絕非簡單的資金堆砌,核心在于精準錨定投資領域與方向,能夠切實轉化為實際資本;有稅源,則要求所選項目不僅能在短期內帶來稅收收入,更要具備長遠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
?

?
對于“三有”項目的謀劃,李軍委員建議,圍繞本地主導產業或龍頭企業,持續深化“鏈主聚鏈屬,主鏈拓輔鏈”的建圈強鏈模式,“上下樓”集聚“上下游”,“左右廠”變為“左右岸”,形成“一個鏈主企業引領帶動一條產業鏈發展”的良好格局,助力重點產業扎根發展,進一步夯實有根產業、有效投資和有稅源的好項目的培育和發展基礎。
?

?
?